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> > 学术不端论文检测
儿歌教学对听力障碍儿童语言功能训练的个案研究(一)
  • 时间:2020-02-14 20:03
  • 编辑:CNCNKI查重网
  • 阅读:4307次

   听力障碍儿童由于自身的发展缺陷,无法自如地使用语言与外界进行沟通和交流,使其语言功能发展受限。每个人的成长中都会接触儿歌,作为听力障碍儿童和外界沟通的桥梁,儿歌被人用于听力障碍儿童个干预训练中,对听力障碍儿童的教育和康复产生了积极意义。为了提高听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功能水平,本研究使用文献法、观察法、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,并采用《听障儿童语言功能评估》量表对一名6岁的听力障碍儿童进行语言功能评估,通过儿歌教学的手段对其进行为期两个月、16次、每次30分钟的个训课干预后,再对其教学效果进行后测。

   得到结果为:该名听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功能得分由5.50增长到8.05;语言年龄由小于4岁提升为小于5岁,将近到达正常年龄水平。由此可见,儿歌教学对于听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功能发展具有促进作用。同时,本研究对所得结果进行总结、分析、讨论,提出以下相关教育康复建议:1.儿歌教学的实施应富有计划性、目的性、动态性;2.尊重干预对象的特殊性;3.教师要及时对家长进行反馈。通过本次个案研究,笔者希望为以后其他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实践与理论支持。

   2006年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,我国目前有听力语言残疾人2780万人,目前尚有50%的听力障碍儿童不能得到及时的听觉和语言康复训练。由于听力损伤,许多听力障碍儿童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,这些障碍给他们接受教育、融入社会造成了深深的影响。所以,开展听力障碍儿童语言功能的训练,对于听力障碍儿童缩小与主流社会的差距、推进融合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。为了提高听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功能,语言学家、教育、心理工作者实践论证了诸多可行的方法。

   儿歌深受特殊儿童的喜爱,能增加听力障碍儿童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参与度;听力障碍儿童可以学会形象使用语言,提高其语言水平;有创编的空间,能激发听力障碍儿童的想象,从而激发表述的愿望等优势,在特殊儿童的康复干预中较为常见。

笔者在实习期间发现,班级内听力障碍儿童(梦梦)答非所问、不能主动用语言回答、主动表达性差、表达方式不恰当。针对这些问题,在日常教学活动中,笔者将儿歌作为课程导入、拓展活动的形式之一,并发现梦梦在听到儿歌后会有意识地模仿发音和语调、手舞足蹈,并且在自在的音乐陶冶中,梦梦更愿意与笔者口语对话。儿歌可以激发听力障碍儿童进行语言学习的兴趣,提高听力障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;可以培养听力障碍儿童音乐的感受力,使听力障碍儿童更加深刻地体会儿歌表达的思想情感,从而激发表述的愿望。因此,笔者认为,开展儿歌形式的教学有助于梦梦更好地运用语言,发展其语言功能。因此,本研究试图以儿歌教学为主题,采用孙喜斌主编的《听障儿童语言功能评估方法(试行)》中的《听障儿童语言功能评估》量表,针对梦梦语言功能发展特点,实行有目的、有计划的教学活动,以提高梦梦的语言功能。



知网检测
维普检测

Copyright © 2018-2025  中国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入口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晋ICP备2021006641号-1 本站非知网官网,只是可通过渠道检测,提供查重报告.